分類: <span>校園防疫宣導</span>

防疫措施調整方案

 

民國109年6月18日
第9次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會議審議通過

壹、109年6月24日本學期期末考結束前,維持現有各項防疫措施:

  1. 一、進入校園(含第一校區、志平樓、大明樓)之人員均需量體溫,額溫超過37.5℃、耳溫超過38℃者,均不得進入校園,但不強制配戴口罩。
  2. 二、進入校園後,應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頒佈之「防疫新生活」相關規範,如未能保持室外1.0公尺、室內1.5公尺之社交距離的情形下,仍應配戴口罩。
  3. 三、學生交通車因屬密閉空間,且難以保持社交距離,仍維持量體溫及強制配戴口罩措施。
  4. 四、學生宿舍維持每日晚間量體溫的措施。
  5. 五、本校附設幼兒園部分,依幼兒園規定辦理。

貳、109年6月25日後,各項防疫措施規範如下:

  1. 一、進入校園(含第一、第二校區)之人員無需量體溫,亦不強制配戴口罩,但請做好自主管理,如有發燒或其他不適情況,應辦理請假手續,不得進入校園。
  2. 二、進入校園之車輛以具有本校通行證者為原則,無通行證者不許進入,若有受各單位邀請之貴賓,請事前向總務處辦理登記,轉知警衛室放行。
  3. 三、暑假期間(至日間部開學日109年9月14日前,含例假日)出國規範:
    1. (一)、教職員工同仁:
      1. 1、應到校務公、授課者,應事前辦理請假手續外,並應說明出國時間、地點、理由等具體內容,陳請校長核定後方得出國,違者嚴懲。
      2. 2、無需到校務公、授課者,雖無需請假及奉核,但至少應於109年8月20日前返國,否則,即應按前項規定辦理。
    2. (二)、學生:
      1. 1、本國生
        1. (1)日間部暑修班及進修學制應到校上課者,應事前辦理請假手續外,並應說明出國時間、地點、理由等具體內容,陳請校長核定後方得出國,違者嚴懲。
        2. (2)無需到校上課者,雖無需請假及奉核,但至少應於109年8月20日前返國,以免耽誤學業。
        3. (3)如有辦理海外參訪或國外畢業旅行規畫者,應由各系科、導師協助事前向學校提出申請,並經校長核可後方得辦理,且應於109年8月20日前返國,以免耽誤學業。
      2. 2、境外生
        1. (1)如有返回母國之需要者,應事前向研究發展處提出申請,違者嚴懲。
        2. (2)返台前應與研究發展處師長保持密切聯繫。
        3. (3)返校後應遵守我國政府頒佈之居家檢疫規範,違者嚴懲。
    3. (三)、居家檢疫規範悉依我國政府最新規定辦理。
  4. 四、暑假期間(至109年9月14日前,含例假日)除必須使用之教室或空間,一律由總務處進行消毒後封閉。各學術、行政單位請於109年6月24日前,向總務處提出需求申請,以利總務處統籌作業。
  5. 暑假期間各單位遇有重大工作推動而有人員群聚之可能時,例如:各類招生、考試、社團、即測即評、會議等活動(茲不一一列舉,請各單位依職權判斷執行),請事前進行活動空間的社交距離規劃作業,且本校工作人員均應配戴口罩。

記錄每個關鍵時刻!「COVID-19臺灣防疫關鍵決策網」上線
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(7)日表示,全球受COVID-19(武漢肺炎)疫情肆虐,臺灣仍有效且快速地因應及控制,使疫情對民眾生活的影響降至最低。為記錄本次防疫經驗,衛生福利部特別整合中央及地方政府各項防疫政策的決策過程,並將此「臺灣模式(Taiwan Model)」以時間軸的方式呈現,向民眾及各國說明臺灣防疫成功因素、衛生醫療體系基礎、重大政策等,使各界了解臺灣的公衛實力,證明Taiwan can help, and Taiwan is helping!

指揮中心指出,「COVID-19臺灣防疫關鍵決策網」設有中英文版介面,內容包含「決策關鍵時間軸」、「成功防疫因素」、「臺灣衛生醫療體系基礎」、「重大政策」4大部分:
一、決策關鍵時間軸:顯示臺灣及國際間累計確診數,對照臺灣各項決策時間點,展現臺灣各項超前部署決策脈絡。
二、成功防疫因素:歸納「SARS經驗」、「中央疫情指揮中心」、「資訊公開透明」、「良好的資源分配」、「及時邊境管制」、「智慧社區防疫」、「先進的醫療科技」、「優質國民」等8類,以簡單、條列式的敘述方式,搭配圖片進行簡要說明,防疫的成功是仰賴中央、地方齊心一力對抗病毒,及國民高素質的配合。
三、臺灣衛生醫療體系基礎:說明臺灣過去長期於醫衛領域的耕耘,建立優良衛生醫療基礎,以有效且迅速執行防疫作為。
四、重大政策:針對防疫過程各項重大政策內容,進行詳細描述。

更多資訊可至「COVID-19臺灣防疫關鍵決策網」瀏覽(網址:https://COVID19.mohw.gov.tw/),並歡迎大家踴躍分享。